
鏡片組成 9片8群
光圈範圍 F5.6~F45
最短對焦距離 2m
放大率 0.23
濾鏡口徑 77mm
重量 1140g
尺寸 83 X 199mm
序 ( 關於這隻鏡頭 ... )
SMC PENTAX FA* 400mm F5.6 ED [IF]
這一隻鏡頭也算得上是PENTAX很罕見的鏡頭之一
這隻的二手價,在當初13爺的行情表中也不過 NT 35000 ~ 45000 之間
想不到現在在日本已經漲到了 日幣180000 (約台幣 60000) ,在 ebay 裡更是炒到了 台幣65000以上
實在是太貴啦 ~~~
話說,這一隻鏡頭憑甚麼漲得那麼貴,而我又為什麼還是下重手買了它了呢 ???
咱們就來聊聊吧 !
早期的PENTAX光學系統,尤其是在A世代 ~ FA世代,何其的巔峰輝煌阿 ~~
鏡頭群豐富且完整,從定焦魚眼 到 1200mm的大砲,一一細數,一隻比一隻厲害 ...
可惜轉型數位化後,整體逐漸的弱勢了下來,如今的DA鏡頭系列,焦段完整度以不如以前
FA系列的長焦鏡頭相當豐富且多元,200/4 MARCO、200/2.8、300/2.8、300/4.5、400/5.6、600/4、250-600 / 5.6
每隻都掛上刺眼的星星,每隻也都是令人流口水的夢幻逸品
目前為止,上述的這幾隻,除了 300/4.5、200/2.8 這兩隻比較平易近人一點點點點 , 其他每隻都難能入手,甚至是有錢還買不到的窘境。
FA* 400mm 到底有哪些優勢,為什麼必搶,又為什麼漲那麼高 ?
這裡舉出三點
1.星鏡的高光學素質本來就沒話說,拍出來總有一種透亮的感覺,實在漂亮。
2.擁有絕佳的品質但之外卻還有超輕的重量,是當時其他副場實在比不上的 (就算現在也是)
3.超望遠的鏡頭,竟然有超近的對焦距離 (2M),放大倍速也飆到 0.23 !! 打鳥打蟲兩相宜
光是這三點,就讓想打鳥的人搶破了頭。
你說,300/4.5 隻鏡頭不好嗎? 不會,這隻其實超讚
但是在拍鳥上,還是那麼稍嫌不足。
而400 / 5.6 這鏡頭,既能夠打鳥,也適合打昆蟲與蝴蝶
而且重量輕盈,更是適合行進間拍照的鏡頭,這是許多大砲鏡頭無法做到的事情 ...
所以熱愛鳥類與生態的人對此鏡深愛不以。
因為上述原因,FA 400MM 變得比 300/4.5更搶手,
再加上後來的 DA 系列始終不出 400mm這個焦段,絕版的 FA 400 就更顯珍貴了。
也因此 FA 400mm 就水漲船高了。
至於你說 300/4.5 約兩萬五,焦段多了100mm , 光圈還小了一級 ... 要多付出這麼多錢,值不值得...那就見仁見智了。
說了那麼多,就來看看鏡頭吧
2.全圖

3.遮光罩有無的比較圖

4.77mm 的口徑,周邊沒有任何的文字

5.原廠腳座,可讓鏡頭90度旋轉,以轉換直式與橫式攝影

6.FA 系列的星鏡,都會有它們獨有的 LOGO,這隻當然不例外囉

7. SMC FA 400mm F5.6 迷彩特仕版
這一個鏡頭得來不易,也是下了大決心,傷了大荷包才換來與我相聚,所以更是格外珍惜。
購得的時候,整體上算還不錯,鏡片也漂亮,所以決定幫鏡頭穿個衣服,上個保護膠帶。
一般的保護膠帶通常是黑色的,特地去找到一個日本進口的迷彩保護膠帶,雖然很貴 (1200 元 )
仔細貼了一個多小時,迷彩特仕版完工 !!

8.重點的部分要細心切割,貼好膠帶

9.輕巧的外型,跟一般大砲比起來,非常適合邊移動邊打鳥 !!

10.穿上迷彩裝,野外打鳥去 (當然大多還是要腳架拉)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好啦
看完了鏡頭的劇照,那就來聊聊,為什麼我要下重手買下這鏡頭
想當初已經跟13爺購入了 PENTAX A 600mm F5.6
請參考 http://www.pentaxfans.net/thread-134221-1-1.html
這隻鏡頭的表現相當的棒,是我打鳥依賴的利器
但是後來決定再購入 FA 400/5.6 的原因有二
一來畢竟自己已經有老婆小孩了,老婆不常跑野外,更不用說那只有一歲的稚女了。
有家庭的我沒辦法每個假日都衝去打鳥,也不能扛著 A 600mm 再兼顧老婆小孩出去玩
所以每每當我攜家帶眷出遊時,忽然有隻美麗的鳥兒,從我前面飛過去時,心裡就是 .... 很悶 很想按快門
所以就萌生了找一隻可以兼顧重量與品質的鏡頭。
但上述的理由仍然讓我下不了手
直到之前扛了 600mm 去溪頭爬了兩趟賞鳥步道,
那邪惡的陡坡 ~~~
爬得我既鐵腿,也沒有把鳥打好,讓我真的覺得需要一隻較輕量化的鏡頭
因此我才下定決心,決定要買下 FA 400mm
所以目前我有兩隻長焦鏡頭
而這兩隻鏡頭目前的定位是 :
當我會在固定位置進行長時間拍攝作業時,我會選擇 A 600mm
當我需要一邊移動一邊拍鳥,或者與家人出遊又想打鳥時,會選擇 FA 400
至今,覺得這樣的安排還不錯囉 (沾沾自喜中 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阿里阿雜說了那麼多故事,接下來就要進入鏡頭的實測了
銳利度測試
10. F 5.6 ( K7 , ISO 800 , 1/2000 )

10.1 局部放大

11. F 8 ( K5 , ISO 400 , 1/180 , 搭配閃光燈 )

11.1

銳利度的部分,在光圈全開 (F5.6)的情況下拍攝,我覺得銳利度已經不差,
而且跟同期的 TOKINA & SIGMA 那兩隻 400/5.6 定焦比,銳利度更是好的嚇人
當光圈再縮到 8 時,我想根根分明的鳥羽,我也就不再多解釋些甚麼了
雖然網路上的資料寫說,現在的 DA* 300mm 比這隻還銳利,不過這樣的銳利度我想我以滿足。
可以給 9分
最近對焦距離測試
這隻鏡頭最近對焦距離是 2公尺,放大率達 0.23,那到底是多大呢 ??? 看圖吧
12.圖中為一般平時常見的小蜜蜂 (不是虎頭蜂、馬蜂、胡蜂那種大size 喔),在最近對焦距離下的比例原圖

12.1 局部放大後可以看出在最近對焦距離下,依然保有不錯的銳利度

因為可以在一定距離下拍攝小昆蟲,所以可以減少許多把昆蟲嚇飛的窘境
銳利度當然不及 MACRO 鏡頭,但拍攝蝴蝶、蜻蜓等,方便度卻大大的提升,好用 !!
高對比色散 (高光紫邊) 測試
13.這位正在吃泡麵的老兄,真不好意思,借我拍張照測試一下囉
(K5 , F 6.3 , ISO 400 , 1/640)

13.1 局部放大

話說這隻鏡頭的紫邊修正真得很好,好幾張大逆光的照片,溢出的紫邊都不明顯,
尤其在長鏡頭裡,更是難能可貴,可以給 9分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好啦,經過幾張個人不專業的介紹與測試之後
最後就來PO 幾張實拍圖拉
鳥來了打鳥,鳥沒有來就打昆蟲蝴蝶,真是隻實用的鏡頭
昆蟲篇
14. K5 , F7.1 , 1/500 , IS 800

15. K5 , F7.1 , 1/125 , IS 800

16.K5 , F7.1 , 1/250 , IS 800

飛羽篇
17. K5 , F6.3 , 1/250 , IS 400

18. K5 , F7.1 , 1/250 , IS 800

19. K5 , F6.3 , 1/400 , IS 800

20. K5 , F7.1 , 1/400 , IS 200 (忘了調回來的風雅模式拍攝)

21.K5 , F7.1 , 1/200 , IS 400 (忘了調回來的風雅模式拍攝)

以上就是我對 FA 400mm F5.6 所整理的簡單測試與實拍照
希望大家會喜歡,謝謝大家
本帖最後由 xrv42 於 2013-10-8 00:04 編輯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