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常感謝樓主分享這篇,個人認為這篇其實很明顯了,針對35mm數位感光元件最佳化設計的Pentax D FA*85F1.4體積95mm x 123.5mm,而Canon EF85F1.2L II體積是φ91.5mm×84mm。
這印證了個人多年主張35mm底片是一套系統,APS-C DSLR是一套系統,35mm DSLR是一套系統的主張。
近期個人忽然想到,其實Pentax現在在產的35mm鏡頭除了D FA新鏡之外,大部分體積重量最極致小巧的鏡頭搭配K-1鏡頭其實都會有「腳重頭輕」的現象,平衡感應該不是那麼好。例如D FA100macro,前身FA100macro在底片時代就已經是體積最小的,D FA100macro WR更進一步小型化,接到K-1上視覺上看起來就不是那麼協調。也就是說跟K-1搭配平衡感要好,最好是鏡頭整體都要比較大比較重。
K-1在35mm DSLR中算是體積小的,可是如果回頭去跟MZ-S,MZ-3,Z-1P這些機身去對照,還是比較大比較厚比較重,FA43LE在MZ-3上不論是視覺還是拿起來的平衡感,跟FA43LE在K-1上的平衡感就差了不少。也就是說反而是APS-C DSLR裝這些鏡頭平衡感稍微比較接近底片單眼。
個人在底片時代用Minolta Maxxum9(Dynax9美規版),當時跟Canon EOS-1V, Nikon F5相比Dynax9是最重的,在網路上如果有新手問買單眼,推薦D9的話往往被C, N的使用者拿重量攻擊。但是有前輩就講,如果裝垂直把手,搭配即便是AF300mm F2.8G這種很重的鏡頭,整體平衡感卻非常好,拿久了也不容易累。
http://old.photosharp.com.tw/cameratest/minolta-dynax9-1.htm
Minolta Dynax9 910g, Pentax K-1II 925g,K-1II是專業機中體積重量最接近底片專業機的機種,問題是要滿足35mm CMOS+高像素的需求,FA*85F1.4這種體積已經不行了,要用Canon EF85F1.2L這種體積才行。
結論是真正繼承Pentax在底片時代小型輕量化整體特色的,是APS-C系統。當然現在其它品牌ILDC系統在取消了反光鏡艙的機械結構後,靠著縮短鏡後距離可以讓全系統體積更接近底片時代,但ILDC系統原則上鏡頭光學畫質問題就不是全靠光學設計矯正,而是要搭配機身數位修正。 |